大型鑄件的生產工藝包含球墨鑄件
大型鑄件的澆注工藝生產中,澆注時應遵循高溫出爐,低溫澆注的原則。因為提升金屬液的出爐溫度有利于夾雜物的熔化、熔渣上浮,便于清渣和除氣,減少大型機床鑄件的夾渣和氣孔缺陷;采用較低的澆注溫度,則有利于降低金屬液中的氣體溶解度、液態收縮量和高溫金屬液對型腔表面的烘烤,避免產生氣孔、粘砂和縮孔等缺陷。因此,在確定充滿鑄型型腔的前提下,盡量采用較低的澆注溫度。把金屬液從澆包注入鑄型的操作過程稱為澆注。澆注操作不當會引起澆不足、冷隔、氣孔、縮孔和夾渣等大型機床鑄件缺陷,和造成傷害。
下面,介紹一下大型鑄件的生產過程:
一、模具:鑄造廠是將模具作為一個單的項目報價,非標鑄件不是批量生產的產品,一般是消失模型,這是一項一次性的成本,在付款后模具是屬于客戶的,(模具有木模和鋁模),一般單件或者幾件也可以用木模生產,產品很大也可用木模,批量生產就得開鋁模生產,木模在生產過程中容易損壞、變形且不容易保存,但造價低,可以節約成本,鋁模變形系數小能夠確定生產產品的尺寸精度,加工余量可以比木模低,重復使用性能好。鋁模制造過程,需出木模再做鋁模鋁模制造過程,需出木模再做鋁模
二、鑄造毛坯,用模具造型并澆筑成鑄件毛坯的過程,模具包括產品模樣和澆冒系統,澆冒系統包括直澆道、橫澆道、內澆道和冒口,澆冒系統在產品清砂過程中都要去掉的部分并且是作廢品處理的,鑄鋼件澆冒系統的重量一般為產品毛坯重量的70-150%,灰鐵為20-35%,球鐵為20-40%,即生產100公斤的鑄鋼需要用鋼水170-250%公斤,其它的20-35%公斤是澆冒系統的重量只能作廢品回爐處理,除了這些附加成本外鑄件還會因為其它原因產生廢品、如縮孔、縮松、氣孔等。一般廢品率都控制在70%左右,這些都是鑄件生產中直接成本因素。
三、產品加工:零件圖是主要的資料,產品加工是根據圖紙進行加工的,圖紙應清楚的表示出零件名稱、公差、表面粗糙度、關鍵尺寸、加工基準、檢查技術要求、熱處理條件等。根據技術要求可以確定加工方法,產品加工業有成本損失:加工廢品和因加工后暴露出來鑄造原因的廢品。